<span id="b55x0"></span>
<span id="b55x0"><blockquote id="b55x0"></blockquote></span>
<optgroup id="b55x0"></optgroup>
  • <span id="b55x0"><output id="b55x0"></output></span>
    <span id="b55x0"><output id="b55x0"><nav id="b55x0"></nav></output></span>
  • <optgroup id="b55x0"><em id="b55x0"><pre id="b55x0"></pre></em></optgroup>

      <legend id="b55x0"></legend>
      <span id="b55x0"></span>
      <optgroup id="b55x0"></optgroup>

      今天是: 投稿: tougao@hbzgh.org.cn

      湖北工會網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省總動態»正文

      推進“產改”走深走實 團結引領職工當好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2022-10-26 10:32:37 |  湖北日報 點擊量:

      2018年6月,中鐵十一局電務公司舉辦勞務派遣工入會儀式。

      中建三局一公司勞動競賽啟動儀式。

      26年扎根起重作業的“巾幗工匠”梅琳。

      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吊裝指揮官”周永和。

      2021年11月2日,孝感市重點工程項目孝漢應高速公路項目勞動技能大賽啟動。

      被譽為導彈“咽喉主刀師”的閻敏。

      東風公司百日勞動競賽。

      武漢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成立新時代工匠學院。

      2021年8月25日,襄陽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推進會在市總工會召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從這個角度看,緊緊依靠工人階級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階級代表先進生產力?!?

      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點題、親自部署、親自指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自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高度重視,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各級工會組織認真履行牽頭職責,各方積極配合、協同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5年來,我省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及各成員單位通力協作、大力推動,全省產改工作的組織領導不斷強化、社會氛圍日益濃厚、改革任務有力推進、改革成效逐步顯現,全省千萬產業工人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更加堅定,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有效發揮,為湖北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堅強支撐。

      “一盤棋”謀劃推動

      各方合力推動改革走深走實總體格局有效形成

      省委省政府把產改列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項目,以強烈的政治擔當聯動聯力推進。

      率先在全國印發實施方案。先后就推動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實施技能人才振興計劃、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等出臺一系列標志性政策意見。圍繞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保障合法權益、推動農民工融入城市、發展職業教育等重要領域,省委、省政府和相關省直部門先后制定出臺改革配套文件80多個,搭建起支撐產改走深走實的“四梁八柱”。

      以上率下匯聚強大合力。近年來,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產改推進會、研討會、舉辦培訓班,部署推進產改工作,省直12家成員單位、25家參與單位同下“一盤棋”,認真落實湖北方案,各方合力推動改革走深走實。全省各地普遍建立協調領導小組,形成了條塊結合、上下協同、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全省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積極參與支持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時代特征、示范意義的鮮活經驗。

      同題共答推動改革不斷深化。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聚焦改革目標、結合各自職能,多措并舉、協調并行,著力推動改革不斷深化。近3年省級財政累計撥付職業教育、技能提升和就業創業資金147.7億元。通過各成員單位齊抓共管,全省產改的動力活力不斷迸發、改革成效不斷彰顯。

      優機制暢通道

      全省職業技能人才和技術工人隊伍持續發展壯大

      我省堅持把建設緊貼高質量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產業工人大軍作為推進產改的重要內容,在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素質和技術工人崗位吸引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上久久為功,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大軍正在形成。

      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持續完善。全省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職業院校招生連創新高,在校人數達127萬余人,為壯大我省技能人才和技術工人隊伍提供了充足后備力量。全省上下大力推進職業教育賦能提質行動,推行“1+X”證書制度,組織“X”證書類職業培訓項目759個;實施技能提升行動,目前完成補貼性技能培訓400萬人次;全省創建產業工人培訓基地149個,為廣大產業工人提升技術技能提供了有效支撐。

      技術工人成長通道進一步暢通。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全省持續改革技能評價制度,306家單位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45項技術人員資格可直接對應專業技術職稱;落實“新八級”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突破職業發展天花板,武漢推出18條技能人才支持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落戶武漢;國網湖北電力公司明確聘用技能類五至八級職員享受領導管理崗位同等待遇,提升“新時代技術工人”吸引力。

      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各相關部門堅持開展湖北工匠評選、荊楚工匠培育創建等活動,一批頂尖技術人才獲得重獎,一大批能工巧匠脫穎而出。目前,具有全國、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工匠”“湖北工匠”25名、“荊楚工匠”達419名。截至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總量為956.31萬人,高技能人才為292.43萬人,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28.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總量的比例達30.5%。

      舉旗幟筑信念

      全省產業工人聽黨話跟黨走的引領示范效應更加凸顯

      我省堅持把團結引領產業工人愛黨愛國作為推進產改的首要政治任務,著力在強化思想政治引領、落實工人階級地位、展現工人階級先進性上下真功、求實效。

      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加強。領導小組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十四五”時期全省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實施意見》,構建起各盡其能、矩陣支撐、全面覆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各地各單位通過舉辦職工大講堂、勞模工匠宣講團、演講征文比賽等多種有效形式,做到傳播主旋律、潤物細無聲,匯聚起產業工人隊伍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產業工人的政治地位持續提升。全省產業工人在各級黨組織和人大、政協、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委員會委員中的結構比例均有提高,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產業工人代表占5.5%;各級勞動模范和先進代表等評選中的產業工人名額比例明顯增加,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推薦和湖北五一勞動獎章評選中產業工人比例超過35%,2018年湖北省勞模評選、2020年全國勞模推薦中產業工人入選人數均超過半數,產業工人在全省政治生活與社會治理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

      產業工人引領社會風尚的先進性更加凸顯。全省上下大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凸顯產業工人勞動價值,擦亮新時代產業工人名片。武漢在國家5A景區東湖綠道建設勞模島,襄陽重點打造勞模街、工匠路,鄂州開展“勞模先鋒行”下基層等活動,推動形成了崇尚勞動創造、尊重產業工人的社會風尚。

      搭平臺拓賽道

      全省產業工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作用充分發揮

      我省堅持把引導產業工人在高質量發展中當好主力軍作為推進產改的重要目標,著力在激發廣大產業工人崗位建功熱情、技能報國情懷、創新創造活力上持續用力。

      產業工人崗位建功激情持續迸發。省政府辦公廳專門印發《關于深入開展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進一步構建完善了政府主導、工會主抓、各部門通力協作、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競賽工作體系;堅持錨定國家和我省重大發展戰略,全省職工勞動競賽蓬勃開展、全域覆蓋,每年近10萬家企事業單位、800多萬名職工參與競賽活動,產業工人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的舞臺更加廣闊,“我為高質量發展作貢獻”成為全省產業工人的共同追求。

      產業工人投身技能報國熱情不斷高漲。圍繞加快推進制造強國高地建設,全省上下大力實施“技能強省”戰略和“技興荊楚”工程,省、市、縣同步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并推動競賽成果與職稱評定、技術等級認定等掛鉤,每年全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涉及工種200多個,吸引300多萬人次參賽。宜昌大力實施“百萬職工技能大提升”行動,每年超1萬名職工實現技能等級晉升;航天三江集團等開展“四比四賽”等專項競賽,激勵職工站排頭、爭第一,廣大產業工人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熱情高漲,為做大做強我省先進制造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產業工人創新創造潛能充分釋放。圍繞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組織產業工人圍繞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技術協作和技術創新,深入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創新活動。5年來,征集職工合理化建議183.2萬條,全省3357家市級及以上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取得技術創新成果超12萬項;全省工會連續四年舉辦“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撬動投融資20多億元,帶動創業就業110余萬人,引領激勵廣大產業工人為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匯聚動力、增添活力。

      保權益解難題

      全省產業工人維護社會穩定“壓艙石”作用不斷夯實

      我省堅持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等新興產業工人群體作為推進產改的重要對象,將組織引領和管理服務全面延伸覆蓋到產業工人各群體,著力夯實打牢產業工人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壓艙石”作用。

      產業工人組織化程度日益提高。全省上下積極推動“三新”領域和兩新組織工會組織建設,著力做好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農民工入會工作,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中入會行動,發展44.8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全省農民工會員達394萬余人,產業工人組織化程度日益提高,成為維護工人階級隊伍團結統一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最堅實力量。

      對產業工人的關懷服務進一步做實。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打響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攻堅戰。2018年以來,全省建檔立卡困難職工家庭由4.84萬戶減少到0.77萬戶;持續開展工會“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和職工愛心消費活動,近3年來累計投入8.7億元;常態化開展“為農民工辦實事”等行動,著力幫助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產業工人解決享受市民待遇、健全社會保障、提升工資收入等“急難愁盼”問題,產改紅利得到擴大釋放。

      產業工人權益保障工作進一步落實。健全黨政主導的維權工作機制,回應產業工人對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職業技能培訓等利益關切,省委省政府從企業工資、就業社保、安全生產、職業健康、技能提升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各地各單位探索形成了“法院+工會”訴調對接維權機制等一批好經驗好做法,有效保障了產業工人應當享有的合法權益和長遠利益,推動產業工人成為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堅強柱石。

      新征程新奮斗

      團結帶領產業工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功立業

      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我們深刻體會到:產改是事關黨的執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推動改革的根本保證,必須把以產業工人為中心作為推動改革的基本取向,必須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作為推動改革的主攻方向,必須把發揮基層企業主體作用作為推動改革的關鍵所在。

      經驗彌足珍貴,未來任重道遠。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偉大號召。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

      新時代新征程上,我省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部署要求,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團結帶領廣大產業工人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荊楚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span id="b55x0"></span>
      <span id="b55x0"><blockquote id="b55x0"></blockquote></span>
      <optgroup id="b55x0"></optgroup>
    1. <span id="b55x0"><output id="b55x0"></output></span>
      <span id="b55x0"><output id="b55x0"><nav id="b55x0"></nav></output></span>
    2. <optgroup id="b55x0"><em id="b55x0"><pre id="b55x0"></pre></em></optgroup>

        <legend id="b55x0"></legend>
        <span id="b55x0"></span>
        <optgroup id="b55x0"></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