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劉凱出生那天,由于鎮上唯一的麻醉師剛好遭遇車禍,母親不得已冒著生命危險,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生下他。母親的這段經歷時常被家里的長輩提起,讓劉凱更加懂得“愛”,懂得如何關愛他人。大學畢業后,他帶著這份愛進入公司,在中建大公館物業服務中心擔任客服管家一職。一直以來,他眼里有業主,嘴里問需求,手里干實事,做業主的“好管家”,讓物業服務成為傳遞愛的事業。
在這里他是小孩口中的“大王子”
有一天凌晨1點,劉凱接到一位業主的求助電話,因家人突發疾病,需要緊急趕往外地治療,家中5歲的女兒沒有人照顧,而且因為夜已深打了幾十通電話,也沒有聯系上武漢的親戚。劉凱耐心安撫她的情緒后,主動提出幫忙照顧孩子。媽媽不在家,孩子睡不著覺,就這樣劉凱在她家守候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劉凱早早為她女兒做好早餐,直到業主的親戚來到,他才安心的離開。臨走時,小女孩親切的喊了他一聲“大王子”。那一刻他心中生起一陣暖意:“這一晚上的不眠守護都是值得的?!?
在這里他是老人身邊的“貼心人”
有一天,劉凱在小區檢查,發現一對老人眼神悲戚,偷偷抹淚。他趕緊上前詢問發生了什么,原來他們是一對夫妻,老公剛剛查出癌癥,孩子都在外地短時間回不來,家里沒有幫手。劉凱聽后,心里非常難受:“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我一定要幫他們做點什么?!苯酉聛硪欢螘r間,他特別關注這對老夫妻,隔三差五上門做家務、聊天,為兩位老人減輕心理負擔。
經此一事,劉凱想到園區還有許多空巢老人會碰到無助的時候,而他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于是號召項目成立“愛心敬老服務隊”,引導員工為業主辦實事、解難題,以微光聚暖陽,讓居民生活更加美好。后來其95后“物業好管家”的故事被省物業協會、長江日報、學習強國等多家媒體轉載。
在這里他是業主眼里的“好幫手”
自疫情發生以來,劉凱所在的小區經歷過多輪封控,防疫壓力巨大,每每這時,他會主動扮演“快遞小哥”“物資代購員”,扮演一大早上喊業主起來做核酸的“社區志愿者”,他還會擔負起疫情背景下“家庭糾紛調節者”,甚至是獨居老人家里的“親人”、小孩的“家長”、同齡人的“知己”等等諸多角色。在疫情封控期,他累計為業主運送果蔬800余次,服務業主2000余人。小區裝修期時,許多業主家的窗戶是長期打開的,家中也沒有人住。平時劉凱特別留意天氣預報,如遇暴雨天氣,他擔心雨水淋濕業主家的地板和家具,會主動提醒業主注意關緊窗戶,許多不在家的業主讓他幫忙,放心將門鎖密碼交給他,是對他真心服務最大的信任。
去年8月,小區50位業主聯合贈送錦旗和鋼筆,劉凱非常感激:“業主的信任與表揚是對我莫大的鼓勵?!?
讓劉凱默默堅持的,正如他一直所說的:“只要您需要我,我永遠在您看得到的地方”